0%

增长黑客

第一章 增长黑客的崛起

  1. Andrew Chen的博客
  2. 运营的AARRR模型
  3. 高德纳咨询公司(Gartner),前瞻客研究公司(Forrester)和天狼星咨询公司(Sirius Decisions)的相关报告
  4. 移动推广最有效的方式是:Admob
  5. Andy-Johns,facebook 负责用户增长,其增长策略获得空前的成功,之后加入Twitter和Quora
  6. 增长黑客的特质
    1. 数据为王
    2. 专注目标
    3. 关注细节
    4. 富于创意
    5. 信息通透
  7.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学会通过量化的方法观测师姐,才能更好的理解世界
    1. 不同产品对指标的定义应当建立在品类特性和自身提供的服务的核心价值之上
    2. whatApp 和 陌陌 对核心价值的理解不同,因此其衡量其价值的指标也就不同
    3. 对问题的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合
  8. 公司的市场部是一个以数据为依据,资源为根基,金钱为武器,人脉为引擎的有机系统,寻求公司对外利益的最大化。这种部门的设立更加适合成熟的企业,对初创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引入增长黑客,通过测试取样,建模修正,无数次的实验,去发现更多的低成本的有效增长方式。
  9. 好的增长黑客本身也是用户研究者,用研是指:通过对网站的访问量,行为统计等数据的分析从中发现用户使用产品的情况,从中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趋势,供其他部门使用。
  10. 美国著名的孵化器“Y Combinator”。
  11. 增长黑客强调排除各种干扰,通过数据来找到长期有效可持续增长方法的精神。初创企业不一定很有多增长黑客,但是一定要有以“增长”为中心的文化以及团队架构。
  12. 增长黑客常用的工具箱:
    1. Google Analytics
    2. Mixpanel
    3. KissMetrics
    4. UserCycle
    5. Customer.io
    6. Optimize.ly
    7. Basecamp
    8. 友盟

第二章 创造正确的产品

当事情‘按计划’进行时,没有人会惊慌,即使这个计划是可怕的。

  1. 不要贪图功能的全部,首先要有打动用户的核心点。
  2. 真正的浪费是在错误的方向上高歌猛进,走得越远,就越与成功背道而驰。在如今这个技术井喷的时代,一样东西“能不能造出来”早已经不是问题,该冷静追问的是这个东西“该不该造出来”。成功地执行一项没有意义的计划是导致失败的致命原因。
  3. 创业失败的20大主要原因,其中“没有市场需求”以42%的绝对占比成为首要因素。
  4. Marc Andreessen将产品与市场的契合这一状态称之为”PMF”,在达到”PMF”之前,多早的推广和过多的优化都是不必要的。
  5. 当你在产品上增加一些功能以确保它的“完整性”和对某些极端情况的应对能力时,这意味着只能推迟正式进入真实市场接受用户检验的时间。
  6. 产品达到“PMF”之前,最重要的是从一小部分早期用户那里获得反馈,并以最低的成本持续改进产品。每一次改进都有可能损失一些旧版的拥护者,人们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视你,因此这个阶段可以快速的试错。
  7. 互联网是一个快速试错和收集信息的平台,也是一个公正的仲裁者,永远反映客观市场的动向。
  8. examples:
    1. Instagram 脱胎于地理位置签到应用,最终却成了照片分享领域的王者
    2. 足记,添加的“大片”效果滤镜,虽然问题很多,依然很火爆。
    3. Yelp 电子邮件交友,发现用户用它来给本地商户写点评
    4. Youtube 曾经只是聚焦视频约会这一小众市场,后来 在线视频分享
  9. 拒绝昂贵的失败
  10. 产品开发中的40%~60%的问题都是在定制需求方向埋下的“祸根”,在测试以及运营阶段发现需求方向的问题解决的代价是定制需求方向发现问题的68~200倍。
  11. 让产品与市场契合,归根到底就是产品提供的服务能够切实满足用户的某方面需求。
  12. 如何进行用户需求分析?
    1. 需求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伪需求?
    2. 判别需求是否属于刚需
    3. 研究需求量是足够大,市场是否够肥
    4. 衡量需求变现能力
  13. 初创企业的价值取决于自身的成长性,也就是”能不能做大”。无法规模化,干一票是一票,是在做买卖,不是在创业。
  14. 创业就是要做“最肥的市场”
  15. 如何判断市场是否够肥:
    1. 估计用户基数,消费能力,意愿预算,再把这些数字相乘得到一个大概数字再与近似行业的公开报告进行对比验证;
    2. 评估要进入的市场,原本有多少产值,而你的产品通过更低的价格,更长的使用周期等,提升多少效率,节约多少成本,从而折算出该行业的全新规模。
  16. 除了从常识和公开数据出发外,借助网络上的各类排行榜,搜索热度等等,也能对实下的大众需求做出评估。百度搜索风云榜和百度指数是了解国内网民需求的风向标。
  17. 最小化可行产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将产品的原型用最简洁的方式实现开发出来,过滤掉冗余的杂音和高级特性,快速投放市场让目标用户上手使用。然后通过不断的听取反馈意见,对产品原型进行迭代优化,尽早达到PMF状态。
  18. examples:
    1. Dropbox :在新闻推荐平台Digg.com上发布了一则充满极客俚语的宣传视频,一本正经的向科技爱好者“虚构”这个产品的功能。
    2. Hyperlapse :3步骤操作,极其简单
  19. 记录下用户的每一次点击,和每一次操作。
  20. 购买bootstrap的主题
  21. 基于微信的MVP开发
  22. MVP的三大模块:
    1. 反馈渠道
    2. 官方公告
    3. 自动升级
  23. 灰度发布,复盘案例
  24. 值得注意的点:
    1. 先优化产品,待核心流程在目标人群的主流运行环境中跑通,再公开发布
      2.对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问题,事先通知用户,降低预期较少因心理落差造成的不满。
    2. 提前准备补救措施(特别是付费产品)和公关说辞,降低用户怨气,拟补经济损失,甚至可以给与一定的奖励
    3. 在产品中设置方便反馈的渠道。

第三章 获取用户

在现代的商业世界里,当一个才华横溢的创造者是没用的,除非你能同时把创造的东西推销出去。

  1. 冷启动:产品之初尚未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并能提供足够多可消费内容的情况下,从零开始导入第一批用户和制造内容的过程。
  2. 选择高质量的早期用户加入和建立充足的数据沉淀,将可作为引燃产品和持续增长的燎原之火,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 在大公司中做产品,鲜有冷启动的烦恼。大公司牢牢把持着互联网最核心的渠道资源,拥有强大的线上线下整合能力,掌握了还来那个的一手用户数据和接触渠道。一款新品上线之后,只需要找准想要的用户群并占据曝光量足够大的广告位,就能迅速在目标人群中铺开。
  4. 对中小公司而言,冷启动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首先要寻找“种子用户”:1 人少,获取不易;2进入产品的阶段早;3 他们如种子一样,孕育希望,具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性。
  5. 早期的种子用户质量将决定产品初期的氛围,运营走向,影响产品日后的发展策略。早起的用户选择的不够精准,可能会影响产品的发展速度和路径。他们应当是你精挑细选登上产品这艘诺亚方舟的客人,一路上伴随你迎战风浪,经过创业初期的阴风晦雨,共赴柳暗花明的未来。
  6. 张小龙:如果你不了解女性,你将失去一半用户。
  7. 对女性用户而言,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使她们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她们会更加愿意展示自我,不吝惜与其他人交流互动。
  8. examples:
     知乎:在“得屌丝者得天下”的互联网行业,知乎走的是精英路线。
     哔哩哔哩:采用答题机制过滤高质量的内容贡献者。
     小米:从竞品中网站邀请来一批人,请他们使用MIUI,听取他们的反馈意见,并将他们留在自己的论坛里。
    
  9. 警惕产品蝗虫:目标用户之外的群体,往往不是冲着自己需求来使用产品,而是单纯的好奇的观光客,寻找项目的投资人或者竞品调研的产品经理。聆听他们的错误反馈会另产品的发展方向陷入尴尬的境地。
  10. “抄快车道”固然爽快,但是这绝非常态。更多时候则力求创业者沉下心来接近用户,完成一件件看上去费力又缓慢的“脏活累活”。
  11. 那些在起步阶段稳扎稳打奠定坚实基础的创业公司,通常都极其重视对早期用户的深耕细作。他们深谙“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并不惧怕一步一个脚印从最笨的事情做起,而是力争在这个阶段不断刷新对用户的理解。
  12. Strikingly 帮助用户简单快速的创建美观、使用移动端网站的在线工具。其在上线之处并不急于推广,而是寻找到100个“超级粉丝”,做出他们真正喜欢的产品。筛选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个询问用户:如果明天没有了Strikingly的产品,你会感觉如何?如果用户说自己的生活将受到很大影响,并愿意通过付费等方式让网站维持下去,这个人就是“超级粉丝”。Strikingly 寻访了公司周围附近所有的学校社团和创业公司,邀请他们使用自己的产品。创始人在Facebook添加了2000名好有,每天和他们聊天,听取他们对产品的反馈。有时也会和他们喝茶聊天,成为生活中的挚友。并且还举办了“超级粉丝”的聚会。这个炒鸡粉丝不但在产品初期贡献了很多宝贵意见还主动把产品介绍给了其他人。
  13. 有道云笔记在推出协作版时,首先让公司内50个员工每天高强度使用。不断提出需求和反馈。在产品形态初见端倪后,又发布了小范围的使用版本,邀请近百位意见领袖和旧版的核心用户来体验。随后的公测版对外发布阶段,制作了审核流程严格的内测邀请页面,通过论坛和邮件,一天之内收到14000多个参与测试的请求。所有获得邀请的用户在专门搭建的反馈协作群里提问质询,接受产品经理和技术人员的实时回复。这批种子用户后来成为了有道云协作的义务推广员,就连骨灰级的竞品用户也纷纷选择倒戈。